欢迎进入某某教育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400-123-4567

贵大教师团队获教育部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贵大教师团队获教育部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9月5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冯毅雄领衔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教师团队入围。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教师团队是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冯毅雄领衔,老中青人才结合的一支“山海协作、梯级传承、同心育人”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团队共有38位教师,其中国家级人才5人,省级人才19人,40岁以下青年骨干14人。

  团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创建“党建+团队”师德涵养机制,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省级金师、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批先进典型,并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海协作·同心育人”机制获批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

  团队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立志成为“大先生”,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秉承“坚毅笃实·卓越报国”的院训精神,团队深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主动对接贵州航空航天企业,提供技术与服务,在服务三线企业的实践中弘扬“三线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团队教师入选贵州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创新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深入阐释制造业中的新质生产力,引导学生坚定服务国家装备制造业的信念。

  以教育部智能制造新工科项目为引领,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14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全过程评价与闭环改进机制,持续推动人才培养的优化。团队充分发挥机械工程学科的优势,成功获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金课7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个、一等奖1个。在教师教学竞赛中,团队荣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

  团队立德树人成效显著,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获全国金奖、银奖以及国家级奖项30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00余项。培养出贺飞(“贺飞号”盾构机研发者)、胡耀(中国青年创业奖·脱贫攻坚特别奖)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团队立足国家重大装备战略布局,助力西部区域科技发展,依托现代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航天十院、中航重机、中铁装备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创新联合体,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达成多项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团队积极投身FAST馈源拆装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工作,显著提升了馈源拆装维护的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所研发的气膜孔高效加工技术应用于压气机叶片制造,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参与研发的全地形运载平台的模块化和智能化技术,服务于南极科考等重大工程。

  团队始终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现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过去五年,团队成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等国家部委项目50余项,各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以第一单位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团队致力于服务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助力我省“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战略的实施。与吉利汽车、小米科技合作共建2个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5个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航空航天、能矿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并提供技术服务,主持省级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项,落地企业技术转化100余项,实现技术交易额达8000余万元。“博士工程师”团队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智能制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推动传统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与升级;西帝摩金属3D打印装备成功突破增材制造核心技术瓶颈,产品远销欧美等海外市场,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团队以实现全省重点特色经济作物和经果林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研发方向,研发出20多种小型化、多功能、组合式的山地智能农机装备,开展技术培训及推广活动3000余次,覆盖农户30余万人,打造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