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博物馆举办“非遗烙画”研学课程
在全球化与技术快速变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何去何从?如何在数字化转型、全球胜任力、人工智能与教育公平等关键议题上,把握趋势、回应挑战、提出中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邀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理事会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杨进教授,为硕博士研究生开设全英文课程《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前沿》,带你系统研判全球教育改革的理论脉络与实践前沿,搭建从国际组织到国家/地区、从政策到课堂的多维视角。
聚焦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讨论全球教育发展情况、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世界经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出发,分析工业4.0对劳动力市场、职业能力需求和企业人才培养的重大冲击,探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学习型组织的新使命。
系统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点,深刻反思单一考试和标准化评价的弊端,探索多元智能如何指导课程创新、个性化发展和人才培养。
剖析学习本质与科学原理,比较传统知识传递与新型能力建构的差异,探讨学习科学赋能教育改革的实践策略,助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深度转变。
研判全球STEM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趋势,分析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性。探讨跨学科整合模式(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有机融合)和创新能力培养机制,重点探讨PBL在培养21世纪核心技能中的独特价值。
介绍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IU)与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探讨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国际交流活动、虚拟合作项目等途径,系统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前瞻性研判AI技术发展与教育融合的多元应用场景,剖析AI素养框架、学习与评价,重点讨论数据隐私、算法公平等伦理和治理新挑战。
全球视角分析教师现状与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聚焦解决师资短缺、构建持续发展支持体系和保障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政策与模式创新。
分析全球化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探讨促进国际教育合作、加强全球教育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研究国际教育合作的主要模式,如跨国教育资源共享、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等。深入分析全球教育治理机制(如UNESCO、OECD、G20等)的作用,探讨全球教育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
实地调研:组织一次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现场考察,了解技术变革对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
9月15日9:00开始选课,请登录公共数据库研究生课程选课系统检索课程名称“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前沿”进行选课(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杨进,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理事会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还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高级项目专家(P5级)及该所终身学习政策与战略研究部主任、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任公使衔参赞、第十届国家督学等职。
杨进教授长期从事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全球教育治理与国际合作研究,主持起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的指导意见》《学习型城市建设北京宣言》《学习型城市关键特征》等重要国际文件,负责筹备、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GNLC), 推动终身学习的制度化与城市层面实践。在教育改革与政策、终身学习、工业4.0与教育变革等领域成果丰硕,发表多篇中英文研究成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规划与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兼具国际组织治理经验与一线政策研究视角。
抓住机遇,站在全球教育变革的风口,面向未来的你,从这里出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