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某某教育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400-123-4567

上海高校第一!祝贺同济!

  “交通仿真技术”课程以培养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的科技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创数智工具、贯进阶实验、育迁移能力”的教学思路,依托自主研发的仿真工具与平台,培育学生的迁移能力。课程中自主研发的交通仿真工具和主编的实验教材,已经推广至国内80%有交通学科的高校;设计的自动驾驶测试平台应用于国内外80余所高校,支持了220万次算法测试。

  课程简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进阶)”课程旨在为“AI+X”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程序设计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素养基础。该课程进一步强化程序设计核心进阶知识,深化人机协同编程理念,引导学生巧用大模型辅助编程,并通过科企项目双驱动的实践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课程师生自主研发的智能教学平台,内嵌智能助教系统,已服务不同专业的学生2095人次,编辑代码约6454万行。课程成果曾获全国程序设计类实训案例特等奖,并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和上海市重点课程(AI+课程)等。

  课程简介:“设计基础Ⅱ”课程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依托城乡社区为真实场景,陆续开展以前期调研、社区微更新、老年食堂设计和1:1的建造实践等活动为课程内容,通过小班化的深度实践和大班化的前沿讲授,指导学生把国家战略、民生痛点、传统文化和低碳技术融入空间设计,在真实建造中塑造“为老百姓设计”的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并为后续专业设计课奠定坚实基础。课程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部级“思政领航课程”等。

  本次大赛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共计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经过全国32个赛区的选拔,共有588门课程的2253位教师(含团队教师)参加全国现场赛,参与规模居历届赛事之首。上海高校共有19位教师参加此次全国赛,获一等奖共计3项,其中同济大学占2席。

  近年来,同济大学聚焦以“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多举措、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通过开办新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研修班,帮助教师了解更前沿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提升培训,主动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通过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引导教师主动适应新变革新要求,积极投身课堂教学创新实践。面对时代之需、国家之需,学校勇担教育强国建设新使命,全力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要求,坚持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同济力量。